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
◎人的苦,來自於「必須」
一位旅館大亨發現,每天都有一位流浪漢坐在公園的凳子上死盯著他的旅館看,大亨愈來愈覺得好奇。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走向那位流浪漢說:「不好意思,老兄,我想請教一下,為什麼你每天都盯著那棟旅館看呢?」
流浪漢說:「因為那棟旅館太美了,雖然我一無所有,睡在長凳上,但我每天這樣看著它,晚上就會夢到自己住在裡面。」
大亨聽了很得意,就說:「老兄,今晚我就讓你如願以償,我將讓你免費住進這旅館最好的房間一個月。」
一個星期以後,旅館大亨回來想看看流浪漢住的情形如何,卻發現這個人居然已經搬出旅館,重新回到公園的長凳上。
大亨問流浪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流浪漢說:「之前我睡長凳上,夢見住在旅館裡,那很好;可是一旦睡在旅館裡,我就夢見自己又回到硬梆梆的板凳上,真是可怕極了,所以我就待不下去了!」
大亨聽了哈哈大笑說:「原來人沒有的時候也苦,有的時候也苦啊!」
的確,人的苦其實與「有」或「沒有」無關,而是跟執著有關,如果把得到的東西看成必須,沒有的時候羨慕,有的時候又恐懼失去,都苦。
台灣富人與外國窮人
有一回我到澳洲訪友,在居所附近的公園,遇上一個在河邊垂釣的中年男性。他很客氣主動與我招呼,我先是腆靦了一下,在台灣,陌生人的招呼是很不尋常的。他又主動問我從何處來,我說是台灣,他豎起大姆指說,那是一個富有的地方,他的熱情消除我的戒心,於是我們愉快地聊了起來。
原來,他以前是私人公司的主管,因為經濟不景氣,最近失業靠救濟金過生活,然而,從他悠閒從容的神情,實在看不出失業對他的生活有何壓力。他啃著漢堡喝著脾酒,他調侃說,一天兩個漢飽、四罐脾酒,不到台幣二百元就解決了,一個月台幣兩萬元的救濟金還可以存著呢!
「可是,沒錢花你快樂嗎?」我提出在我們國家失業的人必定的疑惑。
「為什麼不快樂?我每天安排不同的娛樂,今天到河邊釣魚,明天到海邊抓蝦蟹,後天到山上採野果,這些都是免費的食物與享受,為什麼一定要花錢?難道你們國家不是這樣嗎?」
說著同時,魚竿猛然往下拉,一翻激烈的博鬥,一尾肥美的鱸魚就上鉤了,這尾起碼有五斤重,在台灣至少要台幣四、五百元,而這裡卻是在小公園的河邊就唾手可得,他一天的娛樂與美食不就解決了嗎?沒錯!要那麼多錢幹嘛?
「不!在我們的國家沒有錢就沒有快樂,因為所有的快樂都是要花錢的,而且失業沒有救濟金,河裡釣不到魚,海裡抓不到蝦蟹,山上沒有野果,連公園裡的小水池都很髒,有錢人最大的快樂就是shopping,窮人就只能關在家裡看電視了。」我看著那隻生猛的魚沮喪說著。
「那麼你們賺的錢都花到那裡去?」他驚訝地問我。
這真把我給問倒了,沒錯!我們辛苦賺的錢,繳稅後都到那裡去了?為什麼這位老外的生活喜樂在我們國家都沒有?
我告別他後,望著那裡蒼鬱的林木、紛飛的野鴨、河流清澄的社區小公園想著,如果我可以選擇,我寧願在這裡做領救濟金的無業游民,也不願在台灣當有錢人。
王永慶能呼吸到像這裡甘鮮甜美的空氣嗎?能在淡水河釣到鱸魚嗎?能到北海抓海碗大的螃蟹嗎?失業時還能悠哉地啃著漢堡、垂釣加菜嗎?這樣看來,台灣首富生活品質還比不上澳洲的無業遊民。如果連王永慶都不能,我們市井小民又如何能在這塊土地安居樂業,享受生命呢?
近年來,我們的確富裕了,眼看著高樓大廈一棟棟由平地竄起,無數公路如一道道刀疤般切割過美麗的田園,五光十色的商業繁榮迷眩我們的眼睛,大街小巷被豪華車塞滿……。感覺上生活是富裕了,然而我們居家環境卻越來越亂,海岸線越來越醜,空氣品質越來越惡劣,我們的富裕似乎沒有給島民相同的生活品質與生命的快樂。
國民生活的富有,不在於有多高的國民所得,而是他們可以享受多少國家的公共建設、優良的居住環境與健全的福利制度。其實,市井小民最大的生活樂趣,不是在賺錢,而是在一個優美、乾淨、自然、原始的生活環境中享受生命,而不在醜陋的水泥叢林享受金錢堆砌出來的粗糙娛樂。
生活環境好,即使是窮人都覺得生命富裕,生活環境差,連富人都覺得一貧如洗。不同的是,富有的人厭惡台灣環境差,可以把破壞這個島嶼賺到的大筆鈔票用來移民,可以三天兩頭往國外揮霍享受,而市井小民就只能留在這個被榨乾的垃圾之島像溝鼠野狗般生活,這樣公平嗎?能忍受嗎?
停下為刺激經濟成長的各種破壞國土、犧牲環保的開發計劃,把這些錢花在河川整治,森林復育,美化海岸的環保工作,把過去因為為賺錢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慢慢修補回來。畢竟,美麗家園的喜悅,不是人民口袋有多少錢可以買到的。
好好彌補對這母親之島五十年來的壓榨蹂躪吧,讓這片土地生活的子民,不論是窮人或有錢人都能平等享受這美麗國土的一切,讓我們恢復「福爾摩沙」子民的驕傲與光榮。我希望,那天在國外談起我的祖國,台灣時,他們誇讚的不是「有錢的島」而是「美麗的島」。
一個罐子跟兩杯咖啡 - 再忙也一定要看完!!
這一天的哲學課,教授站上了講台
他卻不發一語,只是從講桌底下拿出了一個空的美乃滋瓶罐。
接著他拿出了一袋高爾夫球
他把整袋的高爾夫球塞進了美乃滋空罐裡
然 後 教授就問學生同不同意這個罐子已經是滿的了
學生們當然是同意。
接著,教授又從桌子下拿出了一杯小小的鵝卵石
他慢慢地把鵝卵石往罐子倒,邊倒邊搖,
不一會兒
所有的高爾夫球間的縫隙
竟也都填滿了鵝卵石。
這時,教授又問學生同不同意
這個美乃滋罐子已經是滿了???
學生當然是同意。
可是,話才剛說完
教授又從講桌底下拿出了一杯細沙子
教授又用同樣的方法
邊倒邊搖的把沙子填滿了鵝卵石之間的小縫隙。
教授又問了大家同不同意
這回罐子是真正的滿了???
同學說應該是全滿了,沒有空間了。
想不到同學才剛答完話
教授又從講桌下拿出了兩杯咖啡來
開始徐徐地往美乃滋罐子裡倒
直到兩杯咖啡全部到進罐子裡,一滴也不剩。
倒完咖啡後
教授笑著對同學們說:
『現在的美乃滋罐子才是真正的滿了啦。』
同學們也跟著笑了起來
就在整個教室的歡笑聲裡
教授說話了
『你們知道我今天做這個表演,是要告訴你們什麼嗎?
我是要用這個美乃滋罐來告訴你們一個道理
一個關於我們一生的哲理。
這個美乃滋空罐就是我們的人生
高爾夫球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些大事情
例如:上帝,家庭,小孩,朋友,健康,還有你的摯愛。
生命裡沒有那些小鵝卵石或沙子是沒關係的
可是要是缺了這些大事情
我們的生命根本沒有意義。
小小的鵝卵石就是我們生命中的其他的事情
例如:工作,房子,車子等等東西。
至於那細沙子就是我們生命中的小事情
那些細微不重要的瑣事。
今天我的表演....
如果是一開始就先把細沙子灌滿美乃滋罐子
那就根本沒有空間好放入高爾夫球跟鵝卵石
同樣地,如果我是先倒鵝卵石
那也是會沒有空間好給高爾夫球。
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的
如果你盡是把寶貴的時間花在細微的瑣事上
你就不可能有時間去處裡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們該多花時間去注意
那些會關係到我們快樂與幸福的事情
多跟我們的小孩一起
多去陪陪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多些時間給家人
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不要擔心家事做不完
不用擔心房子還沒粉刷
不要擔心花園還沒整理
我們會找到時間來做這些事情的
先多花些心思在那些重要的大事情上吧!!
生命只有一回
我們把事情的輕重緩急跟優先順序弄清楚
生命才會有意義
教授說到這裡
有個同學舉手了....
教授,那兩杯咖啡又代表著什麼呢?
『我很高興你問這個,』教授回答道
這兩杯咖啡就是要告訴我們
不管我們的美乃滋罐看起來是裝得多滿
我們總是可以有空間跟朋友一起享受杯咖啡的!
我們的一生似乎總是這麼的忙
有這麼多的事情要處裡
似乎是一天的 24 小時總是不夠用?
如果你還是這麼想的話
想想『一個美乃滋罐子跟兩杯咖啡』的故事吧。
累了,就把心事放下來
累了,就把心事放下來 |
沒叫你轉帳卻還是領光你的存款 小心ㄟ . 台灣怎麼變 成這樣? |
轉寄文章由此開始:
各位朋友
這篇文章是我一個朋友寫的 , 他自己開小公司 , 寄給大家不是要大家去嚴謹的檢視他寫的對或不對 , 文字美不美 , 只是請大家換個角度看 , 一個小老闆對這件事的心聲跟看法 , 一個在台灣經營中小企業的老闆的心聲 , 中小企業一直是台灣經濟蓬勃發展的主力 , 事情有很多角度 , 當大家都在瘋消費券的時候 , 當大家都在搶這塊大餅的時候 , 這樣的聲音或許不會出現在主流媒體上 , 但藉由 mail , 也可以聽聽小老闆的心聲囉 !!
=====================================================================================================
買台灣製造 救台灣經濟
讓3600消費券發揮5倍效果
如何用3600消費券拯救台灣經濟(一個小企業老闆的觀點)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各國經濟無一幸免,當各國政府紛紛提出救市方案的同時,馬政府提出3600消費券方案,不管您認不認同這一個方法它已成定案,我們能做的也只有花掉它,希望它能如官員所言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如何利用少少的3600消費券,達到振興台灣經濟效果其實是有方法的以下是小弟的一點淺見
1.一定要買台灣製造的好商品 例如:家電 鍋具 3C產品 衣服 ,因為這些產品可將您的3600消費券發揮3~5倍效果,當您購買一件台灣製造產品3600元店家可能賺600元,另外3000元向大盤商進貨,大盤商賺300元在用2700元向工廠下單,工廠賺500元後,利用2200元向材料商買材料生產商品,材料商賺200元後又同原料生產商下單原料2000元,原料生產商賺300元後才向國外原物料廠買進原始物料1700元後加工出貨,這樣國內最少經過五層次消費,國內總營業額變成為13500元國外1700元,總利潤為1900元,其中還不包括各工廠的商品運輸,工人薪資 餐食 店舖租金...等營業額及利潤,所以別小看了3600消費券
2.不要買進口貨(尤其是韓國貨)按照上述商業模式,進口商品國內總營業額只有6600元國外7300元,國內總利潤為900元,經濟規模只有國產品一半不到,況且相同商品是互相競爭的,多賣一台韓國手機就可能少賣一台台灣手機,少賣100台台灣手機就有一位台灣工人失業,3600消費券是我國舉債推動,當然應該用在台灣不該流出外國,尤其是韓國對我國產品非常不友善,最近韓國DRAM廠利用韓幣貶值優勢加上韓國政府背後支持流血舉債賠錢賣DRAM,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台灣DRAM廠擠倒,相同的戲碼在液晶銀幕.手機汽車衣服鋼鐵造船各種產業上發生,您可能認為這就是自由經濟,可是韓國政府保護國內市場可就是不講道理,您知道嗎有韓國部長因為抽洋煙下台,韓劇裡面要是出現進口車要將LOGO遮掩起來,用這樣方式韓國人被教育成仇視使用外國貨的人(除非韓國無生產)所有的飯店和公共場合所使用電視不是LG就是三星,看看別人想想我們身為台灣人真該團結
3.消費券一定要在一般商店消費,因為這一波經濟不景氣傷害最大的就是一般商店,它的資本小沒有大財團支撐只能在區域性服務在地客戶,開一家大賣場附近可能要倒閉50家超市及電器行,但是每一家商店都有一個老闆加二位員工,他們的消費能力加起來絕對超過一位大老闆加上100位員工,況且財團發生危機有銀行及政府疏困,那一般商店就只能靠我們這一些街坊鄰居了,所以要善用您的3600消費券
4.一定要把消費券短時間使用完畢,政府規定使用消費券可到九月份,時間還是太長,3600消費券方案是促進消費並不是救濟,是要在目前如一池死水的國內市場,投下一顆金錢巨石好掀起需求波浪,讓國內市場產生經濟流動,如果時間拖太長就像分批投下小石頭效果將大打折扣
小弟一點淺見您如果認同希望借助您的人脈將這一封信廣加發送團結力量大天佑台灣
引述數據如有錯誤不吝賜教2008/12/17
撰文者
同事的媽媽因為脊椎問題住院,在北部某一家醫學中心求診,住院期間轉了一次病房,在這一次的轉床中,讓我深深的體會到,「病人辨識」的重要性。
媽媽剛剛轉好床沒多久,一位護士小姐進來了,對著媽媽說:「阿媽,抽飯後血糖」。於是媽媽就乖乖的躺在病床上等待抽血,此時我心裏想,為什麼媽媽要抽飯後血糖,又沒有糖尿病?
心中的懷疑讓我馬上衝口而出詢問,此時小姐被我問住了,馬上眼睛往病床上的床頭卡一看,回了小小一聲說抽錯人了,於是就逕自往外走。
心想,這是怎麼回事?若是今天我不在醫院陪媽媽,那媽媽不就白白被抽一針了嗎?若白白被抽一針還好,以前常常聽人家說,在醫院會有拿錯藥、吃錯藥、甚至被開錯刀的事件……
越想越害怕,於是馬上教媽媽在醫院如何保護自己,絕不能傻傻的任人擺佈,還要媽媽清楚知道,只要醫護人員找你做什麼事,一定要問清楚對方要你做什麼?
而且重點是要讓對方知道「你叫什麼名字?」,不要護理人員出現在你面前,說要做什麼你就配合做什麼,媽媽聽了深感認同,隔了一會兒,一位護士小姐進來,要幫媽媽做治療,此時聽到我媽媽很可愛的大聲說:「護士小姐,我叫什麼名字?」,小姐當場愣住,抬頭看了一下床頭牌說你是吳李╳╳阿媽,只見我媽媽不停的點頭說:「對,對,好,好,你要做什麼檢查啊?」
從這小故事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其實我們應該要好好教育我們自己,到了醫院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絕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交給醫生、護士。我們當病人的更需要主動積極的參與,凡事才能事倍功半。
而衛生署為加強提升病人參與病人安全照護的理念推展,我們一進入醫院,處處可見到處都貼滿了海報,不外乎就是要提醒民眾,病人安全的重要性,尤其在『病人辨識』部分,我們病人必須配合醫院的有:
(一)要是急診或住院、門診手術室,一定需要配合配戴病人手圈,以提供醫護人員隨時用來核對病人,辨識病人。
(二)手圈佩戴後,絕對不可任意除去,因為他是你的辨識工具,而且要核對手圈內容是否有你的病人姓名、病歷號、出生年月日及其他病人特殊的辨識標記。
(三)當醫院工作同仁,問及你的名字時,一定要大聲的說出來,絕對不可以靜靜的保持沉默,或說上面有寫或你自己不會看等等。
在現今以病人安全為前提的醫療考量下,『病人辨識』『我叫什麼名字?』是最簡單的自我保護又安全的一種方式,你記得了嗎?
◆贏了真理傷了感情 |
|
我的脾氣一向不好,所以常在遇見事情不順遂時,便以爭吵來宣洩情緒,解決問題..有時還會牽連身旁無辜人,直到高二,聽老師說起她和師丈間的一個小故事,我才如夢初醒. |
|
早在一年前,誰想的到遠航、亞力山大、力霸衣蝶會倒!
如果一年以後,你被迫馬上離開這裡,你有多少優勢能讓你快速轉換理想跑道?
如果十年以後,你被迫中年失業,你那時剩多少優勢能與新世代競爭?
了解趨勢才能找到優勢!!!
所有的優勢,只能維持半年
擁有著人人稱羨的頭銜上班時,可曾想到會有這一天。
到底是為什麼?難道他們的專業有問題嗎?能在這些知名企業上班的起碼都有兩把刷子
我應該去精進我的英文嗎?」,
這位作者回答他:「難道紐約街頭的乞丐,英文能力比你差嗎?」。
就可立於不敗之地。可惜趨勢不斷地在改變。
『一家生產筆記型的電腦公司,因獲利短少,轉而生產手機』。
短短一句話,對公司來說,只是關掉一個獲利少的生產線,
而增加一個獲利高的生產線而已。
『10年前,你所擁有的優勢,可以用2年』;
『而現在,你所擁有的優勢,只能維持半年』!
有句話說的好:『人要活到老,學到老,而不要活到老,做到老』,
很多人說學習啊,沒時間啦!千萬不要等到你有時間,卻來不及的時候就太晚了!
|
自從三個和尚沒水吃之後 ……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總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況後,就派來了一名主持和一名書記,共同負責解決這一問題。主持上任後,發現問題的關鍵是管理不到位,於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廟管理部來制定分工流程。為了更好地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寺廟選派唐僧等領導幹部出國學習取經;此外,他們還專門花錢請來了 天主教堂、基督教會的神父傳授MBA。
外國的神父待了不久留下幾個屁就走了,一個屁叫BPR,一個屁叫 ERP。書記也沒閑著,他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人才沒有充分利用、寺廟文化沒有建設好,於是就成立了 人力資源部和寺廟工會 等等,並認認 真 真 地走起了競聘上崗和定崗定編的過場。
幾天後成效出來了,三個和尚開始拼命地挑水了,可問題是怎麼挑也不夠喝。不僅如此,小和尚都忙著挑水、 寺廟都沒人念經了 ,日子一長, 來燒香的客人越來越少,香火錢也變得拮据起來。為瞭解決收入問題, 寺廟管理部、 人力資源部等連續召開了幾天的會,最後決定,成立專門的 挑水部 負責後勤和專門的燒香部負責市場前臺。
同時,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寺廟提拔了十幾名和尚分別擔任副主持、主持助理,並在每個部門任命了部門小主持、 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老問題終于得到緩解了,可新的問題跟著又來了。前臺負責念經的和尚總抱怨口渴,水不夠喝,後臺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沒個準兒,不好伺候。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矛盾,經開會研究決定,成立一個新的部門﹕ 喝水響應部 ,專門負責協調前後臺矛盾。為了便於溝通、協調,每個部門都設立了 對口的聯系和尚協調雖然有了,但效果卻不理想,仔細一研究,原來是由於水的需求量不準、水井數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於是各部門又召開了幾次會,決定加強前臺念經和尚對 飲用水的預測 和念經和尚對挑水和尚滿意度測評 等,讓前後臺簽署協議、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機制。
為了便於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購買了幾個計算機系統, 包括挑水統計系統、燒香統計系統、 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統、 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統 、挨上必死系統簡稱IBS系統)、馬上就死系統(簡稱MS系統)等 ,同時成立香火錢管理部 、香火錢出賬部 、 打井策略研究部、打井建設部 、 打井維護部等等。
由於各個系統出來的數總不準確、都不一致,於是又成立了新技術開發中心 ,負責各個系統的維護、二次開發。
由於部門太多、辦公場地不足,寺院專門成立了 綜合部來解決這一問題,最後決定把寺院整個變成辦公區,香客燒香只許在山門外燒。部門多、當官的多,文件和開會自然就多,為了減少文山會海,綜合辦牽頭召開了N次,關於減少開會的會,並下達了"關於減少文件的文件 " 。
同時,為了精簡機構、提高效率,寺院還成立了精簡機構辦公室、機構改革研究部 等部門。
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錢和喝水的問題還是遲遲不能解決。問題在哪呢?有的和尚提出來每月應該開一次分析會,於是 經營分析部就應運而生了。分析需要很多數據和報表,可系統總是做不到,於是每個部門都指派了一些和尚 手工統計 、填寫報表 、給系統打工。
寺院空前地熱鬧起來,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經、有的和尚在拼命協調、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來忙去, 水還是不夠喝、香火錢還是不夠用 。什麼原因呢?這個和尚說流程不順、 那個和尚說任務分解不合理 , 這個和尚說部門介面不清 、那個和尚說考核力度不夠。
只有三個人最清楚問題之關鍵所在,那三個人就是最早的那三個和尚。說來說去,就是閑人太多了!他們說﹕"整天瞎分析!什麼流程問題、職責問題、介面問題、考核問題,明明就是機構臃腫問題!早知今日,還 不如當初咱們自覺自律一點算了! 如今倒好, 招來了這麼一大幫人,一個個不幹正經事! |
每天翻開報紙
有幾則是能夠振奮人心
引起讀者共鳴的新聞
陳腔亂調一堆
食之無味
棄之不可惜
其實
好新聞天地間俯拾皆是
好感人
真的讓人動容
值得學習
生命的感動是在於懂得
來源:中國時報 C4/北部綜合 2007/06/05
握媽媽臨終前援「手」 兄妹泣謝
「請讓我握您的手!讓我握住母親最後握的『手』!感覺媽媽最後的溫暖。」
母親車禍往生,葉明達來不及看到母親最後一面,廿八日緊緊握著替代役男吳長龍的手,
因為他在母親臨終前握住她的手,讓她安詳的走。
葉明達告訴吳長龍:「我媽媽生前膽子很小,又很怕痛,
往生時卻又那麼安詳」「一定是你給媽媽很大的安定力量!我要再次謝謝你!」
出車禍 替代役男挺身而出
明義國小職員鍾幸娥(六十三歲),卅多年前,
丈夫過世時,長子三歲、女兒還在她腹中。鍾幸娥一肩扛起養育兒女的重擔。
今年四十歲的長子葉明達,任教花蓮體中,女兒葉秋岑在人壽保險公司任職。
鍾幸娥卻在子女有成時,發生車禍意外。
廿四日中午,鍾幸娥騎機車外出洽公,與小貨車發生擦撞,
頭部流血,整個人滑入貨車底盤,現場卻無人聞問。
領有BLS「基本救命創傷術」證照、曾是東森幼幼台海洋家族「海星哥哥」
的花蓮地檢署替代役男吳長龍立即衝過去抱起鍾幸娥,為她先止血。
因天氣炎熱柏油路面高溫,他擔心阿嬤休克,向圍觀群眾要一件衣服墊在地上,
要讓鍾婦平躺止血。現場無人理會,他氣憤的大叫:「拜託給我一件外套!好嗎?」
這聲怒吼喚醒圍觀民眾,陸續送了六、七件衣服。
遺憾的是,鍾幸娥胸骨斷裂,傷及肺部送醫不治。
消除阿嬤緊張 緊握她的手
鍾幸娥的兒女葉明達、葉秋岑,為了感謝吳長龍的相救,昨天前往地檢署表達謝意。
兄妹兩人見到吳長龍,淚流不止。葉明達說,當天接獲通知趕到醫院時,已見不到母親最後一面。
他問吳長龍說:「我媽媽最後有說什麼嗎?請告訴我們,因為我們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
吳長龍說:「阿嬤當時很緊張,我用左手緊緊握著她的右手。」
並不斷安慰阿嬤說:「我幫你止血了,你不要緊張,救護車馬上來了!」
聽到吳長龍描述後,葉明達掩面而泣的說,
「母親與我們相依為命,平常就很膽小、很沒有安全感,在街上散步時,母親一定都緊緊握著我的手。」
但是看到母親往生時,面容安詳,有如睡著了一般。
他相信在最危急的時刻有人握住母親的手,而吳長龍就是伸出最後援手的人。
葉明達悲泣的告訴吳長龍說:
「媽媽在車禍受傷時,一定是誤把你當成是他的兒子!才會握住你手。」
葉明達告訴妹妹葉秋岑說:「他是最後握住媽媽手的人!我們要謝謝人家!」
葉明達向吳長龍要求說:「我可以握住你的左手嗎?那是媽媽最後曾握住過的手!」
吳長龍欣然同意,並伸出左手。
葉明達說:「妹妹!來握住媽媽最後曾握住的手!讓我們感受一下,媽媽最後握住的手!」
兩兄妹緊緊握著吳長龍的左手時不禁痛哭失聲。
吳長龍被這對孝順的兄妹感動得掉下眼淚。
一旁的花蓮地檢署書記官長鍾松茂也眼眶泛紅。
葉明達掏起一個紅包感謝吳長龍。
他說,台灣習俗一定要給你去霉運,也感謝你作了一件功德。
吳長龍早上收下紅包後,下午將現金六千六百元,送回給葉家,他說,只能收紅包袋。
他被這對孝順的兄妹深深感動。
看完都會眼眶泛淚光的………….
♥真心感謝你的觀看♥請轉寄給你的好友♥
看到路邊小孩在哭
>> ,不可帶到他所稱的地址而是要帶派出所 .
>>
>>
>>
> 今天下班時,我聽我老婆講的一個新的犯罪手法,事情是發生在他們竹科園區裡一個女同事的身上。
>>
>>
>>
> 那位小姐下班後,在回家路上看到一個小孩子在哭,很可憐....就過去問那小朋友怎麼了?
>>
>> 小朋友就跟那個小姐說,我跟媽咪一 起逛街
>> ...迷路了....可以請你帶我回家嗎?
>>
>>
> 然後指頸子上掛著一個名牌,說那是他家地址....這位小姐不疑有他的就牽著小孩子的小手一起回去,這是一般人都有的同情心
>> ....
>>
>>
> 找到那個小孩子的家以後,她按門鈴,門鈴像是有高壓電般∼瞬間失去了知覺....待醒來之後就發現
>> ...
>>
>>
>>
> 自己被全身脫光光的在山上一間空屋工寮裡面…屋裡連件可敝體的衣服都沒有,地上卻滿佈著…自己被扒光衣服後各種不堪入目的裸體照…可憐的是.自己卻連犯人長得啥樣子都沒看見....所以現在歹徒犯案都是利用同情心。
>>
>>
>>
> 下次萬一遇到這種事,千萬別就這樣傻傻的帶他回去,就帶他到警察局去就好了,走丟小孩的放到警察局一定沒錯,警察叔叔還會買玩具買麥當勞給他呀
>>
>>
>> ~~~請速通知你的女兒,老婆,和身邊所有女性朋友!
說 明 如 下 :